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焦敏龙易投配资
“我参加工作不到一年,要凑齐18.8万元彩礼,太难了。我俩夹在两个家庭中间,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。”今年1月初,27岁的杨敏学深受高额彩礼困扰,他和女朋友刘蕊(化名)为此发生争吵,一度影响到两人的感情。
杨敏学老家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陶乐镇,他在石嘴山市第六中学当教师,和同村的刘蕊青梅竹马,感情很好。然而在谈婚论嫁的节骨眼上,刘蕊的父母提出要18.8万元彩礼,这成了横亘在两人之间的一道坎。杨敏学工作不到一年,母亲无业,妹妹还在上学,全家的生计主要靠父亲在外打工。对杨敏学家而言,这份彩礼是个沉重负担。
1月初的一天下午,杨敏学拨通了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,倾诉高额彩礼带来的烦恼。90后接线员张长江是石嘴山市志愿者协会秘书长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,有13年12355热线咨询服务经验。张长江对杨敏学的遭遇感同身受,他结婚时也与女方家商议过彩礼。他想帮一帮杨敏学。经与刘蕊及其父母沟通,他了解到,刘蕊认为“被父母养育20多年,彩礼是对他们的回报”。张长江劝导说,比起钱财回报,父母更希望子女把婚后的生活过好,与杨敏学多年的感情很难得,彩礼要量力而行。经过多次交流,刘蕊想通了。
刘蕊父母想的是,“彩礼要低了,显得我们做父母的不重视女儿,会被乡邻笑话;杨敏学婚前拿出高额彩礼,婚后才能重视刘蕊。”张长江从年轻人的角度分析道:“要相信你们女儿的择偶眼光。年轻人成家不容易,得从长远考虑。不能让他们婚前东拼西凑筹集彩礼,婚后被沉重的担子压得喘不过气。年轻人轻装上阵结婚,婚后孝顺双方父母,双方家庭才会更和谐稳固。”
历时20天易投配资,张长江与刘蕊父母反复沟通,逐渐扭转他们对彩礼的固有认知。婚事终于迎来转机,两家人达成共识:杨敏学出资10万元作为新房首付,女方承担装修费用,夫妻俩婚后共同偿还房贷,彩礼则降至象征性的1.1万元。在婚俗新风吹拂下,这对新人于今年1月28日顺利成婚。
在宁夏石嘴山市,像杨敏学这样受益于婚俗改革的青年,越来越多。
今年以来,共青团石嘴山市委把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当作“为青年办实事”的抓手,积极倡导适婚青年践行“婚事新办、适度简办婚宴、规范婚嫁礼金”的婚俗新风尚,抵制高额彩礼、人情攀比、铺张浪费、恶俗婚闹等陈规陋习。
团石嘴山市委坚持“政治上关注、政策上扶持、困难时帮扶”,依托“青年来信”线上平台和12355服务热线,搭建情况反映直通车,畅通监督婚俗陈规陋习渠道,倾听并回应适婚青年遇到的婚恋难题,让年轻人的急难愁盼“有人管、有人帮”。截至目前,为24位青年提供了婚恋问题咨询。同时搭建激励平台,让“破陋习者得荣誉、获实惠”,引导青年树立正确婚恋观,争当婚俗改革的先行者、文明新风的倡导者,用青春之力推动社会文明进步。
石嘴山市惠农区女青年靳燕宏一家,既是婚俗新风的践行者,也是直接受益者。10年前,大姐靳寒丽与一名河北石家庄青年结婚时,父母欣然接受女儿“零彩礼”结婚。今年,18岁的靳燕宏以575分考入湖南大学智能制造工程专业,因品学兼优且家人带头践行婚俗新风,她优先获得“希望工程圆梦行动·石嘴山银行生活补助金”,大学4年期间每年有3000元,共1.2万元。
“大女儿一家过得幸福,我们就知足了。”靳燕宏的母亲陈瑞连说,“践行婚俗新风易投配资,给孩子带来了实惠,做父母的感到知足、踏实。”
文明、简约的婚俗理念,正成为年轻一代的新风尚。
今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,宁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岁的大学生王淑欣,参加团石嘴山市平罗县委组织的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她和杨帆、赵冰艳两名同学,围绕“青年大学生倡树婚恋新风”主题开展社会实践调查。
她们通过“石嘴山共青团”微信公众号“青年来信”栏目,对当地移风易俗倡导政策及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情况调研了解到,石嘴山市195个行政村都将“践行婚俗新风尚、抵制陈规陋习”写进“村规民约”;团组织今年招募00后西部计划志愿者、“返家乡”大学生,组建6支“青年彩礼监督员”队伍,为村民宣讲移风易俗倡导性政策,分析高额彩礼等陈规陋习对年轻人带来的不良影响。全市两区一县今年上半年有619对青年办理结婚登记,平均彩礼为6.6万元,其中有504对新婚青年选择“零彩礼”和低彩礼结婚。
王淑欣等对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访谈,了解到这些00后青年普遍对高额彩礼持抵制态度,认可“喜事简办”,愿意成为文明乡风的践行者。她们将这些访谈内容剪辑成短视频,发布在“平罗团委”微信视频号上。“受访的年轻人认为,彩礼不应成为负担,幸福需要双方共同经营。”王淑欣说。
95后吴旭冉是惠农区红果子镇人民政府农业服务中心主任。去年他和女友代新纪订婚时,吴家给代家送去6.6万元彩礼,对方将这笔钱赠予女儿,作为他们小家庭的启动资金。吴旭冉在团惠农区委挂职期间,深受婚俗新风感染。去年9月22日,两人主动报名,在宁夏分会场参加了由全国妇联等单位主办的全国万人集体婚礼,与全国50个会场的5000对、共1万名新人一起,倡导婚俗新风,收获爱情硕果。
“婚礼的意义不在于排场,年轻人应该争做婚俗新风的倡导者、引领者。”吴旭冉说。
“今年以来,团石嘴山市委聚焦青年婚恋需求,将婚恋新风理念引导与青年交友婚恋服务相结合。”团石嘴山市委青少部部长刘高云介绍,团系统组织了400余名青年,举办5场青年交友联谊活动,主题包括“青春有约缘起星海”“桃气告白邂逅浪漫”等,将抵制高额彩礼、倡树婚俗新风的内容,融入互动游戏、话题讨论,让年轻人在相遇相知的过程中,领悟“爱情无须彩礼撑场面”的真谛。
“青年婚俗改革非一日之功,当下石嘴山青年婚恋选择中出现的新风尚,正在改写过去的一些陈规陋习。”刘高云表示,石嘴山市共青团组织将继续深化青年新风行动,发挥共青团组织作用,积极与妇联、民政等部门联动形成合力,切实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和移风易俗,加强对农村适婚群体的公益性婚恋服务和关心关爱,为他们的婚恋交友提供必要的基础保障和适合青年特点的便利条件。
从热线调解到政策引导,再到青年自觉行动,在石嘴山市共青团、妇联、民政等部门的协调努力下易投配资,婚俗新风正在吹散婚俗陈规陋习的阴霾。“婚姻是两情相悦,不该被高额彩礼标价,幸福的婚姻生活要靠我们年轻人的双手去创造。”吴旭冉说。
茂林资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